王秀英看之前那些软硬兼施的手段都对我无效,又心生一计。
她决定,组织一场“家庭聚餐”。
美其名曰,是亲戚们都很久没聚了,大家坐下来吃顿饭,联络联络感情,顺便“化解”我们之间的矛盾。
实际上,她的算盘打得噼啪响。
她邀请了陈家几乎所有的长辈和同辈亲戚,目的就是想利用人多势众的优势,在饭桌上对我进行公开审判,用唾沫星子淹死我,逼我当众认错、低头。
陈伟把这个消息告诉我的时候,一脸的为难和祈求。
“小沁,我知道你不愿意去。但是妈把话都说出去了,所有亲戚都通知了,我们如果不去,那……那也太不给他们面子了。”
“去,我为什么不去?”
我看着他,微微一笑。
“这么热闹的场面,我怎么能缺席呢?”
我答应得如此爽快,反而让陈伟愣住了,他看着我,眼神里充满了不安和疑惑。
我补充道:“不过,你提前跟你妈说清楚。第一,我只负责出席,绝不承担任何家务,也别指望我下厨。第二,这次聚餐产生的所有费用,我不出一分钱。”
陈伟张了张嘴,最后还是颓然地点了点头。
聚餐定在周日的晚上,地点就在我们家。
因为王秀英说,在我家,才有“家”的氛围,才好“解决家庭内部矛盾”。
真是可笑。
那天下午,我把自己关在房间里,精心打扮了一番。
我选了一套剪裁利落的黑色职业套装,化了一个精致干练的全妆,大红色的口红,气场全开。
当亲戚们陆陆续续到达时,看到的,就是一个容光焕发、神采奕奕,完全不像一个正处于“家庭危机”中的女人。
王秀英和陈芳则扮演着受尽委屈的“苦主”角色。
她们忙前忙后地张罗,一边招呼客人,一边不着痕迹地对我进行各种暗示和抹黑。
“哎哟,三婶,您快坐。我们家小沁啊,现在是大忙人,市场部经理呢,平时工作忙,家里的事都顾不上了。”
“是啊,二姑,您别客气,就当自己家一样。不像某些人,把家当旅馆,把我们这些亲戚,都当外人。”
我全程保持着得体的微笑,对她们的夹枪带棒充耳不闻。
我巧妙地回避所有指向我的问题,甚至还会主动把话题引到陈伟身上。
“是啊,伟哥最近确实为家里操心不少,尤其是为了他妹妹那边的开销,头发都白了好几根呢。”
一句话,就让陈伟和陈芳同时变了脸色。
酒过三巡,菜过五味,王秀英觉得时机成熟了。
她放下筷子,重重地叹了一口气,开始上演她的苦情戏码。
“各位亲戚,今天请大家来,除了吃饭,也是想请大家给我们家评评理。”
她说着,眼圈就红了。
“我这个做婆婆的,自问没有对不起李沁的地方。可她呢,现在是越来越不把我们这些长辈放在眼里了。不孝顺,不贤惠,搅得我们家无宁日啊!”
她一开口,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到了我身上。
有指责,有好奇,有看热闹不嫌事大的。
我迎着所有人的目光,非但没有半分局促,反而微笑着,从包里拿出了一个U-盘。
我走到电视机前,在众人不解的目光中,将U盘插了进去。
下一秒,电视屏幕亮起,一份精心制作的PPT,赫然出现在大屏幕上。
标题,用加粗的黑体字写着--
《李沁家务账目及家庭矛盾真相报告》。
全场,一片哗然。
我拿起遥控器,按下了翻页键。
第一页,是我从结婚至今,每月为这个家在购物、家务上花费的时间和金钱明细,精确到每一个小数点。
第二页,是陈芳一家,每周来我家蹭吃蹭喝的详细消费清单,附上了每一次的菜品、零食的高清图片和市场价格。
第三页,是他们在我家造成的各种破坏的“罪证”合集。
被两个熊孩子打碎的古董花瓶。
被画花了的白色沙发。
被弄坏的扫地机器人。
每一张图片旁边,都标注了物品的原价和维修费用。
第四页,是我家客厅监控录下的,王秀英和陈芳对我进行恶意诽谤的视频片段,她们那些恶毒的话语,通过电视音响,清晰地回荡在客厅的每一个角落。
第五页,是陈伟偷偷转账给陈芳的银行流水记录截图,每一笔都清清楚楚。
……
整个客厅,安静得掉根针都能听见。
所有亲戚的表情,从最初的震惊,到难以置信,再到对陈家母女的鄙夷和不屑。
陈伟的脸色铁青,身体僵硬得像一尊雕塑。
王秀英和陈芳,更是气得浑身发抖,嘴唇哆嗦着,想反驳,却被PPT上那些铁证如山的证据,堵得一个字也说不出来。
我按下了最后一页。
PPT的最后一页,不再是图片和视频,而是一份文件。
标题是:《家庭和谐协议草案》。
我清了清嗓子,用一种宣读法律条文的语气,缓缓念道:
“第一条,任何访客来访,需提前二十四小时预约,并征得户主李沁女士的同意。”
“第二条,每次来访时间不得超过四小时。用餐需自带食材或支付相应伙食费。”
“第三条,来访期间,若对家中任何物品造成损坏,需照价赔偿。”
“第四条,禁止在任何场合,以任何形式,对李沁女士进行诽谤、造谣、中伤。一经发现,李沁女士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。”
念完,我关掉电视,转过身,微笑着看着早已呆若木鸡的众人。
“各位叔叔阿姨,哥哥姐姐,这就是我们家的‘家庭矛盾’。”
“今天,也请大家做个见证。这份协议,从此刻起,正式生效。”
那一天,陈家的那场“家庭聚餐”,成了整个亲戚圈里,流传最久的笑话。